400-1699-691
新闻资讯

卫星中心负责人就卫星遥感环保领域应用和高五发射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来源:生态环境部  发布时间:2018-05-09

微信图片_20180509091439.jpg

2018年5月9日凌晨,高分五号卫星发射。卫星中心负责人就高分五号卫星的技术特点和国家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专项等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卫星遥感技术近几年在环保领域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


答:近几年,在我部的大力指导下,卫星中心利用环境一号、高分一号、高分二号、TERRA
/AQUA-MODIS等国内外多源卫星遥感数据,基于研发的环境卫星应用系统、高分环境应用
示范系统等平台,实现了每日对全国秸秆焚烧火点、每月对重点区域灰霾进行遥感动态监测,
有力支撑了杭州G20峰会、北京APEC会议、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空气质量保
障以及全国重污染天气应对;


实现了每周对太湖、巢湖、滇池蓝藻水华和富营养化的遥感动态监测,开展了全国300多个饮
用水源地、80多个良好湖库、30多个重点城市黑臭水体、近岸海域赤潮和溢油等遥感监测,
有力支撑了我国水污染防治;


完成了2000-2010年全国生态环境变化遥感调查与评估项目,摸清了近十年全国生态环境变
化,调查报告得到了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


正在实施2010-2015年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初步完成调查评估总报告编制;国家生态保
护红线监管平台项目获批立项并启动实施;


研究编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指南》,完成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试运行任务;


实现了每年2次对全国400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每年1次对全国600多个省级自然保护区
人类活动变化的遥感动态监测,特别是根据中央领导批示开展了祁连山生态破坏、腾格里沙
漠工业排污、青海木里矿区资源开采及生态影响等遥感监测与评估,有力支撑了国家生态保
护管理;


根据我部土壤污染详查工作需要开展了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筛选、重点行业企业空间位置
遥感核实等工作;


对河北、山西等地工业聚集区大气污染源进行了数百个架次的无人机巡查,对天津港特大火
灾爆炸、大连溢油、松花江化学品桶、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等突发事件进行了遥感应急监
测和评估,对全国在建和拟建核电厂址进行了遥感监测,开展了武广高铁等重大建设项目环
保验收遥感应用,有力支撑了国家环境执法、环境应急、核安全监管及环评管理。


 


问:高分五号卫星有哪些技术特点?在生态环境领域中如何应用?


答:高分五号卫星又称高光谱观测卫星,其优势是搭载了系列环境应用特色高光谱载荷,包
括可见短波红外高光谱相机、全谱段光谱成像探测仪、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大气主要
温室气体探测仪、大气气溶胶多角度偏振探测仪、大气环境红外甚高分辨率探测仪6台遥感
载荷,其中分为2台水体陆地探测载荷和4个大气载荷,这些载荷指标在国际都是非常先进的。比如,可见短波红外高光谱相机光谱分辨率高达5纳米,谱段数量约320个,空间分辨率30米,幅宽60公里;


全谱段光谱成像探测仪12个谱段,幅宽60公里,空间分辨率为20米和40米,其中,热红外波
段空间分辨率为40米,这在国际上将是热红外波段空间分辨率最高的民用卫星;


这两个载荷可以高精度监测陆地和水体环境要素,包括水体污染物浓度、水体热污染、城市
热岛、生物多样性、地表精细分类等。


四个大气载荷中,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的光谱分辨率高达0.3纳米,主要探测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臭氧等,大气主要温室气体探测仪的光谱分辨率达0.27个波束,主要探测二氧化
碳、甲烷等。大气气溶胶多角度偏振探测仪有3个偏振通道、9个偏振角度,主要监测气溶胶
光学厚度、灰霾污染等。大气环境红外甚高分辨率探测仪光谱分辨率高达0.03个波束,主要
用于探测高层大气中污染气体、温室气体等痕量气体。


生态环境领域中,高分五号卫星可有效探测大气污染气体、港口/船舶大气污染、温室气体、
气溶胶光学厚度等。可高精度监测叶绿素、浮游生物、溶解的有机质,以及各种悬浮物、水
生植物等。还可用于水色遥感大气校正、水体热污染监测、湖泊蓝藻水华监测预警、核电厂
温排水、湖泊富营养化评估、近海赤潮、浒苔遥感监测等,以及流域非点源污染遥感监测、
饮用水源地遥感监测等水生态环境。可以高精度识别地物类型、植被类型,进行地表温度、
土壤水分、蒸散、城市热岛效应、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类型、大型工程生态
环境破坏等监测。


未来主要应用潜力如下: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可用于全国灰霾及颗粒物监测/分析与预警、
全国污染气体监测/分析与预警、城乡散煤燃烧、扬尘等监测与分析、全国挥发性有机物VOC
s监测与分析、重点区域温室气体监测与分析。


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可用于重点湖库水质、水华监测预警、城市水环境监测/分析与评估、全国
饮用水水源监测与分析、全国面源污染监测与估算、重点流域水环境监测与分析、近岸海域
水环境监测与分析。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中,可用于全国土壤污染场地/污染源动态监测与评估、设施农业土壤污染
监测与评估、矿产资源集中开采区土壤污染监测与分析、城市及其周边区域土壤环境监测与
风险评估等。


在生态环境监测中,可用于全国生态状况变化调查与评估、全国生态保护红线监管、自然保
护区监测与评估、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监测与评估、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监测与评价、
区域生态系统监测及生态资产评估、城市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农村垃圾监测与分析、国家
重大生态保护治理工程建设效果评估等工作。


另外,还用于中央环保督察及环境专项执法检查技术支持、污染偷排环境监管执法、资源开
发生态破坏及恢复情况监测、固体废弃物堆放环境监管、重点环境风险源调查与评估、项目
环评所需环境要素和违法信息获取、项目环评事中事后监管/排污许可信息获取、规划环评与
战略环评技术支持、核电站建设情况动态监控、核与辐射应急监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
突发环境事件恢复情况监测与评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调查评估等
重要工作。


 


问:听说与高分五号卫星紧密相关的有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专项,你们环保处于什么位置?
卫星中心是如何参与的?目前有哪些主要进展?


答: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以下简称“高分专项”)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
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于2010年经国务院批准启动实施
,其目标是形成时空协调、全天候、全天时的对地观测系统,提高我国空间数据自给率,形成
空间信息产业链,保障环境保护、现代农业、防灾减灾、资源调查、国家安全等重大战略需求


高分专项包含7颗民用卫星,我们环保作为牵头用户和主用户的有2颗。其中,高分一号卫星为
2米/8米分辨率光学卫星,主要用户是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农业部;高分五号卫星为高
光谱观测光学卫星,主要用户是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中国气象局。目前,高分一号、二
号、三号、四号卫星已经发射,高分五号卫星2018年5月发射。


生态环境部在高分专项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高分五号卫星的牵头用户、高分一号卫星的主用户
,环保是高分专项18个行业应用示范中资金超过1亿元的4个重大应用领域之一,体现了国家
对高分环保应用的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部一贯重视高分专项工作,翟青副部长为高分专项领
导小组成员,刘志全司长为高分专项工程副总指挥,我是高分专项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监
测司、科技司和卫星中心非常重视专项工作,专门成立工作组,安排专人进行项目管理。


生态环境部高分专项工作主要包括高分五号卫星研制、环境应用示范项目实施、高分卫星环
境应用、数据分发与技术培训四个方面。主要进展如下:


一是生态环境部牵头的高分五号卫星研制顺利。该卫星已于2016年6月转入正样研制阶段,
预计2018年上半年发射,现已组织完成卫星在轨测试方案、大纲和细则编报,卫星的发射将
填补国产卫星监测污染气体、温室气体等空白,大幅提升我国大气环境监测能力;2018年2
月底,科工局组织召开高分五号卫星星箭出厂审定会,目前星箭已运往发射基地,发射前准
备工作应该基本就绪。


二是由卫星中心承担的高分环境应用示范项目取得明显进展。该项目经费约1.2亿元,分先期
攻关、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三个阶段实施。目前先期攻关项目已完成并于2013年10月顺利通
过验收。一期工程项目已完成高分一号、二号卫星应用示范和高分三号、四号、五号卫星应
用关键技术攻关,形成19项高分应用技术标准并于2017年4月国家航天日期间公开发布,环
境应用示范系统已开始运行并在环境遥感日常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8年4月完成项目
预验收和审计。中心承担的两个高分五号卫星共性应用技术项目(441万元)正在积极开展
项目成果总结;二期工程项目将按科工局要求积极推进立项;


三是高分环境应用取得显著成效。卫星中心利用高分一号、二号、四号卫星等数据,在大气
环境方面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大气污染源、气溶胶光学厚度等进行了遥感监测,
在水环境方面对太湖流域水华、叶绿素a、悬浮物、透明度等进行了遥感监测,在生态环境方
面对三江源等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干扰、矿产开发生态破坏、生境信息等进行了遥感监测,
在环境监察执法方面对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的全国28家取缔退出的高尔夫球场
进行遥感监测,为环境管理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例如,2016年杭州G20峰会空气质量保障期间,利用高分二号等卫星资料,对杭州市及其周
边省市重点工业企业停产及限产情况开展遥感监测,共获取卫星数据65景,数据量达111G,
制作专题图18幅,向生态环境部相关司局上报环境遥感应急监测快报5期,为会议期间空气质
量保障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2014年11月APEC会议期间,对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源进行动态遥感监测与排查,编报监测
专报13期,为保障区域空气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撑。2015年2-4月,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和部领
导批示,对腾格里沙漠企业排污情况进行了遥感动态监测,编报监测快报7期、图集1份,得
到部领导充分肯定;


四是遥感数据分发和技术培训扎实开展。累计向全国环保系统40多家单位免费分发高分一号
卫星16米遥感数据41.6TB,培训地方环保部门相关技术人员110人,有力推动了地方高分环
境遥感监测与应用。


下一步,将全力做好卫星发射前的各项准备和发射后的在轨测试、交付使用等工作。积极做
好高分专项环境应用示范一期项目验收和二期项目立项,扎实开展高分系列卫星环境应用示
范,继续加强卫星数据分发服务和技术培训,全面支撑服务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及环境
监管等环保重点工作。


 


问:以2017年为例,请您归纳概括下咱们卫星中心为你们部里的环境管理工作提供了哪些重
要支撑?


答:2017年,中心紧扣我们部里的重点工作,共编报各类环境遥感监测报告1173期, 获部领
导批示21次,其中综合性分析报告数量明显增加,有力支撑了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
土壤污染防治、生态文明建设、中央环保督察等重大环保战略的实施,并在“一带一路”高
峰论坛空气质量保障、京津冀地区纳污坑塘监测、自然保护区监管、环境监察执法、土壤污
染详查等重点工作中发挥了关键技术支持。具体来说,我分别从以下大气环境、水环境、生
态遥感和环境监管执法遥感应用几个方面介绍。


(1)大气环境遥感应用成效明显


持续巩固和优化全国秸秆焚烧及其空气质量影响、三大城市群灰霾、北方地区沙尘、京津冀
地区颗粒物等遥感监测与应用,并将颗粒物监测范围由京津冀地区拓展到京津冀及周边六省
区,新增污染气体浓度及排放监测用于环境形势分析业务,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
坛、春节和国庆等重要节日空气质量保障、空气质量专项督查等重大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年共编制大气环境遥感监测报告266份,获“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北京市服务保障工作领导小组感谢信1封。


(2)水环境遥感应用亮点突出


持续加强重点湖库蓝藻水华、城市黒臭水体、饮用水风险源等水环境遥感监测,巩固湖泊富
营养化、面源污染、良好湖库生态考核、河流岸边带、近海海岸线及浒苔、核电站温排水、
河流断流及农村非正规垃圾场等遥感监测,创新开展了纳污坑塘、人工净化湿地工程等监测
业务,第一时间发现了5月和11月太湖两次大面积水华暴发。全年共编报水环境遥感监测报
告739份,其中1份上报国办,8份获得部领导批示。


(3)生态遥感应用取得重大进展


贯彻落实中办国办下达的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试运行、国家公园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监测
指标体系和技术体系、祁连山红线划定和监测评估等重大任务,以及部党组下达的自然保护
区定期监测、2010-2015年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绿盾2017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专项行动
等重点任务,全面加强生态保护综合监管技术支持,全年共编制82份生态遥感监测报告,
有力支撑了祁连山专项环保督查等生态保护综合管理工作。


(4)环境监管执法遥感应用不断深入


加强工业集聚区大气污染源排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饮用水源地
执法检查等环境监管遥感应用,深化环境监察、环保督察遥感信息服务,有力支撑中央环保
督察工作开展,全年共编报环境遥感监管报告52份,均被环监局、监测司等部门采纳。


 


问:为什么主要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技术来实现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


答: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划定后,将按照禁止开发区域进行管理,实行最为严格的生态环境保
护和用途管制,严禁不合理开发建设活动。然而,生态保护红线区域不仅面积大、分布广,
而且还多分布于偏远的深山密林和高山峡谷,人迹罕至,全靠人工去严防死守不及时也是不
可行的。


因为卫星与航空遥感技术具有大范围、快速动态、客观准确等技术优势,监测区域不受地形
地貌和交通条件等限制,时效性强,总成本低。卫星、无人机和地面相结合的“空天地一体
化”监测,卫星将“拍片”记录下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时刻的生态环境状况,相当于是生态环
境“底片”,之后发生的任何生态环境变化都可以通过遥感解译、反演和比对及时发现;无
人机则是通过分辨率超过50厘米的各种相机,对卫星发现的变化进行核实和确认,减少误判
错判;最后通过地面实地核查和鉴别,完成对违法生态破坏行为的取证,从而实现及时、快
速、准确的生态保护红线监测监管,使各种生态破坏行为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第
一时间恢复。




问: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项目主要目标和建设任务是什么?


答:项目总体建设目标为:围绕新时期国家发展和生态保护战略需求,按照划定并严守生态
保护红线的要求,集成利用卫星遥感、云计算、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建成“天-空-地一体
化”的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形成监管平台和业务大楼共同支撑下的生态保护红线监
管能力,服务于生态保护红线区的实时监管、预报预警、监督执法等,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开
和发布相关信息。


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主要建设任务包括:(1)建立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台账与监管数据
库;(2)研发包括红线监管业务系统、移动核查与执法系统、综合会商与服务系统、数据处
理与加工系统、星地协同与调度系统在内的五大业务系统;(3)建设包括主机系统、存储系
统、网络系统、安全系统、终端设备、系统软件等计算机软硬件支撑平台;(4)在中央本级
配置5套无人机航空遥感监测系统;(5)结合既有野外站点在全国6大区域各建设1个地面定
位观测站和配套定位观测系统;(6)新建业务用房建筑面积10130平方米,用于业务科研、
系统运营、监控会商、无人机库房、机房及其业务支撑用房需要。


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建成后,将建立中低分辨率卫星巡查、高分辨率卫星详查、无人
机和地面核查相结合的监测监管技术体系,形成多尺度、多时相、多类型、多专题生态红线
监管数据的快速处理和综合分析能力,实现对国家生态保护红线区人类干扰活动、生态系统
状况、生态环境风险、生态系统资产和生态保护成效等及时监测、预警和评估,为国家生态
保护红线监管、评估与考核,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


 河南省政院检测研究院作为专业的第三方检测公司,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建材检测,空气检测,建筑节能检测,环境检测,废气检测,饮用水检测,废水检测,混凝土检测和工程检测等检测业务服务;